经常记不住事就是得了“老年痴呆”?自己吓自己!

发布日期:2025-10-12 03:29    点击次数:161

9月21日是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我们一起来关注

一个容易被忽略却非常重要的健康话题:

“主观认知下降”。

“幺儿,爸爸最近老是忘事,出门总觉得门没锁,可跑回去一看,门明明锁得好好的。”

“检查又没问题,您别自己吓自己啦!”

这样的对话,

是否也在你的家庭中出现过?

当老人自己感觉“记性变差了”,

但去医院做常规检查却显示“正常”,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展开剩余83%

也许,

问题不在“阿尔茨海默病”,

而是一种叫

主观认知下降(SCD) 的状态。

它是指:

自己感觉记忆力、注意力等认知能力明显下降;但去医院做常规认知测试,结果却显示正常。

也就是说:

自己觉得忘了,但暂时还没达到认知障碍的程度。

但注意:

SCD虽然不是痴呆,却有可能是认知障碍的“前期信号”,尤其当伴随以下风险时:女性、教育水平较低、吸烟、缺乏社交、情绪低落等。

在我国中老年人群中,

SCD的发生率高达40%~60%,

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

如果你家老人出现以下情况,

要留个心:

经常觉得记性变差,忘记最近的事;

注意力难集中,容易分心;

想问题、做决定变得困难。

自己很担心,

总怀疑“我是不是痴呆了?”

可以做一做

SCD-Q9自测问卷(专业筛查工具),

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记忆损害风险。

别慌!

大部分SCD是可干预、可恢复的!

及时带老人去记忆门诊/神经内科做进一步评估;在医生指导下开展认知训练、调整生活方式。

SCD如果及早干预,大部分可以恢复到正常老化状态,避免发展成痴呆。

中国康复医学会认知障碍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高级认知障碍诊疗中心负责人何霞医师参与认知障碍疾病义诊

健康生活

健康生活规律作息、多吃蔬菜水果坚果(推荐“地中海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

控制慢病

管理好高血压、糖尿病,情绪问题也要及时疏解。

保持社交

多和人聊天、参与活动,别让自己“孤零零”。

常做脑力训练

比如玩数独、打麻将、记购物清单、做手指操等。

记忆是我们存在过的证明,

也是亲情最珍贵的载体。

这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让我们从认真对待

父母的每一句“我好像忘了”开始。

早关注、早筛查、早干预

别让“遗忘”,

偷走父母的晚年时光。

发布于:四川省